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何可作介词)

1.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何可作介词?

何既不是动词也不是介词,而是代词和副词。

何大体有两种意思:什么、怎么。

1、何解释为什么,它就是一个代词。代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什么属于疑问代词。

2、何解释为怎么,它就是一个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表示程度、范围、语气、否定等。怎么就是一个表示疑问的语气副词。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何可作介词)

2.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用,拿,把;依然,顺,按照;因为;在,于(指时日);目的在于;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同“已”,已经;太,甚;及,连及。

例如:

1、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6、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7、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8、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9、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0、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11、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3、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14、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15、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16、通“已”。已经。停止。《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7、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还可以与“所”搭配形成所以固定搭配,可译为:原因,情由;用以,用来;表因果关系;可以;所作,所为。

3. 文言文中坐有哪些意思?

文言文中"坐"的意思如下;1、<动>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2、<动>坐(在座位上)。

《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名>座位。

《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

4、<动>犯罪;因……犯罪;犯……罪。

《晏子使楚》:“王曰:‘何坐?’曰:‘坐盗。’”;

5、<动>牵连治罪。

《苏武传》:“副罪,当相坐。”;

6、<动>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坐。”;

7、<动>驻守。

《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坐其北门。”;

8、<动>坐待;坐等。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9、<介>因为;由于。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

10、<副>空;徒然。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1、<副>恰好。

林逋《易从师山亭》:“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12、<副>即将。

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4. 苏武如何驳斥李陵?

“即使我的国家不记得我这么一个人了,即使我的家人都没有了,我依旧热爱我的祖国,坚定我的信念。”

李陵在劝降过程中,始终用个人利益来规劝苏武,但苏武毫不在意个人利益,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他认为只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只有自己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自己的国家才能够被别国所尊重。为了坚定自己的念想,他还以死相逼李陵。李陵看见苏武宁愿死也不愿意投降,只好作罢。

5. 苏武传中哪三次劝降?

一共三次

第一次是卫律对他威逼利诱遭到了他的辱骂

第二次是单于想利用恶劣的环境想让他投降他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不屈不挠

第三次是李陵以情动人现身说法劝其投降“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原文)

面对这些人苏武显示出了一个民族的高尚气节。

6. 汉亦留之以相当?

1.此处"当(dàng)"为抵制、抵偿之意。 整句话的译文是: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对等的人数。 2.《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7. 有哪些意思?

一、

“坐”的意义和用法:

1、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脚跟上.如:“项王、项伯东向坐.”(《史记 项羽本纪》)

2、犯罪.如“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春秋》)

3、株连受罚.如“副有罪,当相坐.”(班固《苏武》)

4、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5、驻守.如“楚人坐其南门.”(《左传 桓公二十三年》)

6、坐等.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7、因为,由于.如“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8、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9、通“座”,座位的意思.如“置之坐上.”《史记 项羽本纪》

二、拓展资料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81)
康诰(哉字的演变)
上一篇 2023年11月25日
高中生自我鉴定(高中数学在整个数学领域)
下一篇 2023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